CHOX - 当年幸遇先生林——林砺儒先生创校讲演录重读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林砺儒(1889-1977),广东信宜人,著名教育家,华南师大创始人。1931年受聘为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,后直接参与勷勤大学筹 建,1933年担任勷勤大学师范学院院长,后担任勷勤大学教育学院、广东省立教育学院和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,直至1941年。1949年后,历任中央教 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、副部长。毕生致力于师范教育事业,嘉言懿行,堪称师表。著有《林砺儒文集》等。

1933年,是值得华南师大人回望的时间。翻开时隔80年的《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月刊》,重读华南师大创始人林砺儒先生当年的演讲记录,生动的行间气息,可以让久远的遥想如现眼前。

华南师大的起步

高师教育和师范教育,是教育工作者都耳熟能详的词汇。然而,林砺儒参与创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,有着耐人寻味的历史语境。

1933年8月1日,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升格为勷勤大学师范学院,林砺儒担任院长。同年9月1日,林砺儒在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讲,简明讲述了这一历史线索:

原来的市立师范是专为广州市训练小学师资,现在成了师范学院兼要为广东全省训练中学师资:这便是于原有使命之上,再加一种新使命,这两种使命,本院 是要永远负担着进行的。原有训练小学师资底使命,不只是不能卸下,还要随着本市小学教育之扩充而努力猛进。由此看来,这一回变更是一种生长——由师范学校长成师范学院,而不合叫改组。(《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月刊》第1期)

表面上,这与近年专科学校升格并无二致,但办学初衷有很大区别。1922年学制改革,全国取消大多师范学校;原有南京、武昌、成都、沈阳等高师,不 仅属大专性质,且还次第被撤改为普通大学。制度的混乱,导致全国中小学师资缺乏,教育质量严重下滑。培养中学师资的高师教育基本停顿。广东政局相对稳定, 师资短缺尤为突出。为此,林砺儒始终奔走呼吁恢复高师教育。1934年9月,林砺儒作开学训辞时估算:从师范大学或普通大学毕业的优良师资,最多只占全国 中学教员的18%。但十多年间,全国只有北京师大与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硕果仅存。林砺儒后来回忆道:“本院实创办于全国高等师范教育还没渡过劫运的时期” (《文理月刊》第1期,1939年10月)因此,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先生回忆林砺儒邀请他到校任教时说道:“勷师成立时,与北高师南北对峙,可称‘双 绝’。”

林砺儒创校,实则隐含他对师范教育独立的追求。他说:“师范教育既有其具体目的:培养良师。那自然不是陶冶一般国民之普通教育。”不管学校如何改 名,他始终坚持专业设置不变,这与当时教育部章程不符。后经反复磋商,校名改为“广东省立文理学院”,但仍肩负“培养本省中学师资底使命”,初衷一以贯 之。这既回击当时技术官僚的颟顸,又灵活坚持既有办学方向。

由此可见,林砺儒在演讲中强调的“努力猛进”“这一回变更是一种生长”,就隐含着时世艰难但迎风而上的信念。这源于教育家对师范教育作为民族生命和立国根本的远见。

师范教育的理想

林砺儒早年考取日本公费留学,就读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,直至1918年归国。当年时势,让他时刻抱有忧患意识和救国激情。他清醒认识到:新的国民,首在教育昌明;教育根基,首在师范教育。因此,林砺儒选择把师范教育作为一生精神之安顿、志业之所向。

日本使用“师范”一词的内涵,既有从欧洲德法两国移译痕迹,又蕴含中国传统道理。因此,林砺儒留学日本七年学来的师范教育,既广泛汲取西方现代文明的新风,又隐含着中国儒家教育的精华;既高度强调德行修养、人格完善,又重视全面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训练。

对于道德教育和人格养成,林砺儒的讲演发人深思。例如在1933年9月《九一八纪念日训辞》中,他讲到:

国家可以说是一个大人格,要整个健全,才有力量;而整个人格之健全,必须经过长久的修养培育,而断不是一时呼号得来的。

林砺儒对师范生道德人格养成并非泛泛而谈,而是针对具体情境和具体问题而发。例如谈及学生自治:“各人平等的对团体负责任,热心为团体服务,这是做 现代公民必不可缺底品性。”谈及婚姻问题,他结合返乡听闻故事,分析婚姻应有“人格互助底意义,夫妇彼此尊重人格,情投意合,结成终身伴侣,以完成人生底 使命。这是婚姻最高的意义,以此统合以上两层意义而发挥婚姻的道德性。”如今听来,依然声声入耳。

因此,勷勤大学师范学院道德教育令人耳目一新。1933年11月,学校制定《学生操行反省表》,目标有“诚实、沉毅、礼貌、友爱、健康、领导能力” 等。颁布时就表明“以帮助学生自治,养成良好习惯为起点”,丝毫不见高头讲章意味,每一细目对学生道德引导都如切如磋,亲切动人。例如“健康”细目下列 有:

我能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吗?

我的姿势正直吗?

我能常运动以健强我的体魄吗?

我的娱乐正当高尚吗?

……


从日常起居出发,下学而上达,渐进施行道德教育,极为难得。因此,林砺儒后来提出“在师资训练机关里的训练,自然应涵养其情操志趣,磨炼其操守,鼓舞其忠诚,求其堪充师表。”并非无为而发。

从专业教育看,林砺儒是在试图探索出高师教育新路径。

在1933年9月20日大学部开学典礼上,林砺儒就直接点明学习内容的大类:“诸君来校,所学的大别为文学和科学”;“所谓‘学问充足’是对某种专 门学问之全野有赅博的透彻的认识,”“大匠诲人,要讲究与人以规矩,所谓‘规矩’是今日所谓‘研究法’。”这里强调的“大别”“赅博”“大匠”,都是针对 中学所需师资的知识和学问要有通约性。与当今打通学科壁垒的思路异曲同工,只是出发点不同。

考察课程设置更能明白。1935年改名的教育学院分为四个学系:教育、文史、数理化、博物地理。每一学系前两年都以融通的基础学科为主,例如文史学 系是“文史并重”。后两年转向专门,“俾作精深之研究。”并规定教育学、心理学、教育史、教学法、社会学为公共必修课,学分占四分之一。

纵观林砺儒讲演和实践,再兼顾当时西方大学尚未形成学科综合潮流,可以看出他对高师教育研究之透彻、设计之理性、眼界之广阔。这不得不归功于他能合 理汲取中西文明之长。如此课程设置,并非没有当时师资紧缺的因素,但更多是因为他希望通过教师的教育让国民“博观而约取”。从“师范教育”这一进路培养优 秀国民,不失根本,正如他所谓师范教育之特出就在于“学术与教育的汇流点”上。

教育家的思想根柢

与时贤无异,林砺儒受西方现代文化影响极深。西风东渐而举国波荡的语境,七年留日经历,定然令他深心着意。

正如林砺儒在1933年9月1日训辞中论及:

我们读书以求知真理、发展高尚趣味为目的。真理自身就是价值,决不可把读书当作敲门砖、交换富贵荣华底工具。我们要求真理,就要本着不屈不挠不欲速不武断不疏忽底态度去求知。

对“求知真理”的强调即是理性精神。这来源于西方文艺复兴后知识人对古希腊文化的重新发现,是现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。中国现代知识群体的生成,受理性精神沾溉极深,作为教育家的林砺儒也同样如此。

由此,林砺儒在办学中表现出明显的现代观念,并将之与深沉的爱国情怀相融。例如1933年9月18日发表训辞就强调:

国民道德高的战胜低的,学进步的战胜落伍的,产业发达的战胜凋敝的,政治修明的战胜紊乱的,这便是真理。……我们这是师范学校,盼诸君彻底觉悟,努力修德求学,再去改造国民,这才是救国正路。

类似辞气,与鲁迅、蔡元培等人言论对照,就可看出林砺儒对现代文化的汲取和转化。1933年创校之初,他就聘请了法国里昂大学博士毕业的博物学家黎 国昌、历史学家沈炼之,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博士毕业的物理学家田时雨等学者来校任教。抗战时期,他主张增添开设新哲学、现代经济学说史、国际政治、世界现代 史等课程,使师生思想受到更多现代文化熏染。

然而,阅史需要微妙甄别。林砺儒教育思想的现代和开放,并非毫无根基。作为一位优秀教育家,他常无意间流露出传统士君子的学识、修养和情结。他在讲 演中论及师范生要给学生以“教育的爱”时说,其含义即“孔子所说的‘少者怀之’的‘怀’字:怀少年的现在,怀少年的将来,而坚信养成人格是人生的至乐,自 己的本务。”

林砺儒言行举止都体现出他对传统文化有相当的积累和修为。师范学院大学部开学时,他说:“不可鄙弃国文,而是要本着严正的科学态度,对正现代的教育 思想,去整理它,研究它。”后来,他批评当前大学弊病时,抄录了《汉书?艺文志》一节并评道:“古之学者耕且养,三年而通一艺,存其大体,玩经文而已。是 故用日少而蓄德多,三十而五经立也。”林砺儒的传统文化涵养让他创校办学和育人更为稳重、理性,更能回归教育本根。

抗战时,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迁至粤北,林砺儒写了一首战时校歌:

民族抗战的烈火,炼出了我们这支青年军。

走遍了险阻,历尽了艰辛,却淬砺了奋斗精神。

我们要探索真理之光,

我们要广布文化食粮……


这份使命和气概,应是林砺儒文化精神的吉光片羽,也是后来者应追溯的历史足音。
(撰稿:徐能源 昌西苇 马雨楠 张梦雨 老照片来源:《华南师大老照片》)
分类: 转载